Metion初步試用心得

[title text=”第一印象” tag_name=”h2″]

一直對生產力工具如記事app有著莫名喜愛,看到新推出的app就會 下載試試看,可能是自身工作性質需要常常寫紀錄,目前還有在使用的有 AgendaDEVONthink、Obsidian、Notion、1Writer。這次是在少數派看到 Metion,讀過覺得蠻有興趣,尤其首次發表(~12/12)打 5 折優惠 XD
看少數派介紹發現 Metion是 markdown.app 的作者所開發的,曾經在 2019 年初從作者網站下載 markdown.app打開看過,不過因為初始畫面什麼也沒有,一時也不知道要寫些什麼測試,看了看偏好設定後就關掉繼續使用 agenda 做筆記。這一次 Metion 初始畫面寫了很多介紹與教學,的確讓我想試用看看。

[title text=”吸引我的特點” tag_name=”h2″]

作者敘述寫到 Metion 有個詞性分析功能吸引我的視線,因為工作上有應用過一些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蠻好奇應用於中文會是怎麼樣子,稍後會提到。

[ux_image_box img=”714″]

iPad Pro 11上使用Metion

我很喜歡留白、行距與markdown顯示H1, H2等標記。

[/ux_image_box]

作者有提到是為 iPad 設計,建議搭配鍵盤實際使用。雖然我入手 iPad Pro 2018 時同時買了第一代的鍵盤聰穎雙面夾,實際使用這組鍵盤打字次數真的屈指可數。兩者組合寫起來體驗真的蠻不錯,行距跟留白覺得舒服。另外對於 markdown 語法會顯示 H1, H2 覺得是很貼心的設計。我也很喜歡中英交錯能自動給空白的功能。

[ux_image_box img=”710″]

Mac上使用Metion

一樣很舒適,但是編寫時有一些卡卡的,不確定是不是我的問題。

[/ux_image_box]

支援多種匯出格式與心智圖 mind map

Metion 能支援多種匯出格式,其中匯出心智圖 mind map 成功吸引我的目光。一般來說我通常使用 Mind Node 建立 mind map 是用來先擬大綱(table of content, TOC),再匯出成 markdown 開始編寫,所以從 markdown 匯出 mind map 倒是沒有想過可以作什麼,可能跟使用目錄 TOC 效果差不多,或許是適合結構複雜的長文視覺化可幫助讀者閱讀。

[ux_image_box img=”713″]

匯出html

[/ux_image_box]
[title text=”可能不足或可改進之處” tag_name=”h2″ margin_top=”30px”]

詞性分析

嘗試使用後發現確實可以標註詞性,不過因為沒有受過相關訓練反而不知道該如何搭配分析精簡自己的文字,或許可以多一些教學引導使用者?

[ux_image id=”715″ lightbox=”true”]

[row]

[col span=”5″ span__sm=”12″]

[ux_image id=”711″ lightbox=”true” caption=”true”]

[/col]
[col span=”7″ span__sm=”12″]

模板

我在不少筆記軟體像是 Agenda & Obsidian都有使用過模版功能,對於要快速寫會議紀錄,或者工作紀錄來說非常方便,現階段 Metion 看起來還不行,可以期待作者能繼續更新功能。

iCloud & 雲端空間

目前只能支援 iCloud,雖然在寫作上能夠無縫銜接,像是這篇前半段是在 iPad 上寫的,但後來因故必須離開 iPad,我就只好帶著 iPhone 打開 Metion 下載後繼續寫,在 iOS 上編寫體驗也是相當棒啊!
雖然自己有買 iCloud 2TB,但如果可以我還是會希望能夠讀自己 NAS 上的 markdown檔,一來是有時候 iCloud 同步真的…很…慢… 二來是在 Mac 上已經有使用 Obsidian 來編寫建構許多文章,已經有許多 markdown 檔,雖然在 Metion 上撰寫體驗很棒,但還是會想同步到 Obsidian 的工作目錄內啊,這部分可能只能寫完文章後再靠其他同步軟體來協助了,或者完成一份就直接匯出開啟分享選單存到 Obsidian。

[/col]

[/row]

Markdown預覽

一般來說都會有個按鈕可以切換預覽,或者直接兩個 Panels / 兩欄可以直接看編寫起來的樣子,雖然 Markdown 已經很容易讀,不過要在 Metion 內預覽得先按功能選單才能切到預覽,稍微不方便。

[title text=”結論” tag_name=”h2″]

[row]

[col span=”6″ span__sm=”12″]

[ux_text text_align=”left”]

整體大概在三個平台(iPad/iPhone/Mac)使用了一個小時寫了這篇文章,如同作者描述,在 iPad 上的確編寫起來很棒,iPhone 受限於螢幕,體驗起來打了點折扣,但我覺得還是很好用,也有可能是我不太常用 iPhone編寫,所以容易滿足編寫胃口,最後也在 Mac 上體驗看看,整體來說覺得 OK,但有時候會卡卡的不是很流暢,不過使用自己的機械式鍵盤打起字來就是舒服多了。
基於支持作者,我應該會購買標準版+Pro 訂閱 ,訂閱一年才~5USD 真的很划算啊。

[/ux_text]

[/col]
[col span=”4″ span__sm=”12″]

[ux_image id=”712″]

[/col]

[/row]

相關文章